评论:如果你从未因COVID-19而生病,感谢你的基因

2023-07-22 11:54来源:大国新闻网

Commentary: Thank your genes if you have never fallen sick from COVID-19

芝加哥:尽管对大多数公众来说,COVID-19已经消失在背景中,但我们对这种病毒特性的好奇心并没有减弱。

为什么一个家庭成员不停地咳嗽,而另一个甚至没有流鼻涕?为什么长时间的COVID困扰着一些人而不是其他人?一系列新的研究表明,部分答案在于我们的基因。科学家们正在学习的东西可以帮助他们在未来开发更好的疫苗——无论是针对COVID-19的新变种,还是针对全新形式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(SARS)。

相对而言,对轻度病例的研究较少

轻症或无症状感染的研究相对较少。科学家们关注病情最严重的病人,不仅仅是因为拯救生命的紧迫性,还因为在医院这样的受控环境中更容易对人进行研究。收集DNA,对其进行测序,然后追踪社区中健康的人,这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。

由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(UCSF)的吉尔·霍伦巴赫(Jill Hollenbach)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巧妙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,他们利用了一群已经放弃了DNA的人:骨髓捐赠者。

该团队邀请捐助者参加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正在进行的一个名为COVID-19公民科学研究的项目。霍伦巴赫的团队招募了近3万名志愿者下载一个应用程序,当他们最终被检测出病毒呈阳性时,完成一份关于他们症状的调查问卷。

Hollenbach说,尽管他们多年来一直在收集这一群体的数据,但这项研究仅限于人们接种疫苗之前的时间,所以结果可以被清晰地解释。

他们正在寻找一组被称为HLA(人类白细胞抗原的简称)的基因的差异,这些基因携带着蛋白质的配方,帮助我们的免疫细胞区分我们自己的生物碎片和不受欢迎的入侵者。

这些蛋白质向我们的t细胞展示病毒的小片段,t细胞将此作为攻击的邀请。因为t细胞有很长的记忆,当下次有类似的病毒入侵时,它们会迅速出击。

表现出依赖于基因变异的COVID-19症状

研究人员发现,携带一种名为HLA-B*15:01的基因副本的人在感染COVID-19后保持无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两倍多。而遗传了两个基因副本(父母各一个)的人永远不会出现症状的可能性是其他人的8倍。

Hollenbach的研究小组发现,这种特殊风味的HLA非常善于识别普通的冠状病毒,接触这些冠状病毒的t细胞后来非常善于检测SARS-CoV-2的重要部分。

换句话说,患有这种变异的人,比如患有普通感冒的人,“有这种超能力”来控制他们的COVID-19感染,直到他们没有症状,她解释说。

“我认为他们的发现非常令人兴奋,”洛克菲勒大学(Rockefeller University)科学家让-洛朗·卡萨诺瓦(Jean-Laurent Casanova)说,他研究人类基因与传染病易感性之间的关系。“这表明t细胞参与了SARS-CoV-2感染的早期阶段,强烈的t细胞反应可以减弱感染并预防临床表现。”

另一项尚未经过同行评议的研究提供了另一种极端的基因联系:当人们遭受挥之不去的症状时。

研究人员将大约6500名长期诊断为COVID的人与近100万没有诊断的人进行了比较。如果人们有FOXP4基因的变异,那么他们患长冠状病毒的可能性要高1.6倍。据悉,该基因也是肺癌和严重的新冠肺炎的罪魁祸首。

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

虽然这些研究有助于解释对病毒的广泛反应,但许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。例如,为什么有些人不是无症状感染,而是从未感染?

卡萨诺瓦感兴趣的是,比如,“2020年没有戴口罩的医护人员,她的检测结果一再呈阴性、阴性、阴性。”它们似乎对感染有抵抗力,我们认为这是有遗传基础的。”他的实验室目前正在分析这一群体中大约2000个基因组,试图找出致病基因。

科学家们还想了解是否有基因与其他更罕见的情况有关,比如感染导致脑肿胀的人,或者在接种mRNA疫苗后患上一种称为心肌炎的心脏炎症的人。

就像所有的科学一样,理解基因与易感性的联系只是牵动了第一条线索。要解开其余的谜团,还有很多工作要做。例如,Hollenbach关于无症状COVID-19的发现应该促使人们更多地探索疫苗接种的替代方法。

现有的疫苗都试图完全预防感染,但是专注于设计利用记忆t细胞反应的疫苗可能是有价值的,因为记忆t细胞反应似乎对具有正确基因的人很有效。她说:“也许你被感染了,但你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它,从而不会生病。”

不断揭开这些谜团是很重要的。它们教会了我们更好的方法来对付这种病毒,我们知道这种病毒会一直存在,也有助于更广泛地了解基因如何塑造免疫反应。

听-健康问题:COVID再感染

相关:


评论:为什么生病的人坚持要去上班?

评论:COVID-19疫苗死亡提醒我们,疫苗接种的益处必须大于副作用的风险

多讯网声明: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汽车
地球与环境